选择语言
CN
; ;

大馆 - 古迹及艺术馆, 香港

从昔日禁地到文化地标

大馆 - 古迹及艺术馆是香港最大的历史建筑活化项目,将拥有170年历史的旧中区警署建筑群转型为全新的艺术和文化中心。经过十余年保育和建设后向公众开放。

“大馆”是昔日警务人员和公众对前警察总部的俗称,选用此名是为了突显其历史意义。今天的大馆与周围的商业大厦形成鲜明对照,在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中营造出稀有的“庭院”,公众可在此欣赏风景、享受宁静、缅怀古迹。

奥雅纳自2007年起参与项目,提供结构、土木、岩土、幕墙、照明、消防、材料和安全咨询等跨学科工程服务。

项目概要


170 历史

16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修复加固、活化再用

2新增设建筑 : 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

项目由香港赛马会与香港政府牵头,修复三处法定古迹(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中的16座历史建筑,并增建2幢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师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标志性大楼。

我们的香港、伦敦团队和香港审批机构密切合作,尤其是与专注于古迹建筑的Purcell事务所一起保育、修复和加固所有历史建筑,实现场馆的活化再用。我们采用破坏性最小的结构加固措施,加强建筑群的整体稳定性,也为香港将来的文物保育项目树立了新标杆。

活化再用古迹结构

由于年代久远,古迹建筑的图纸记录或施工信息已经不存,我们从查明原有结构情况和验证原有材料强度入手,测试历史悠久的砖、木材、混凝土和钢材。经过调查发现,钢筋混凝土板内部有一类不寻常的钢筋,由两、三根直径为5毫米的钢丝绞成一束。

在材料测试中,我们发现这类绞合钢筋具备与现代钢筋相似的抗拉强度。根据基本的工程准则,结合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证明加固原有钢筋技术上是可行的,避免了在前中区警署和中央裁判司署大规模重建楼板,因此有效地保留了历史原貌。


保育加固历史建筑

大部分历史建筑在当年施工时的技术和材料非常有限,如今我们重新以现代工程方法评估原有建筑,不可避免地需要对旧结构进行优化。

我们的香港结构团队与伦敦创新技术与研究团队合作,通过个案研究,收集了大量历史建筑的形式和材料信息。

其中监狱D仓建于1858年至1862年间,是原本呈五角放射状监狱建筑群的重要部分。


其西翼底层是一个风格古典的空间,拥有砖砌拱形穹顶。我们评估了支撑穹顶的砖墩,原有结构的承重能力有限。于是我们设计增加镀锌拱形钢梁支撑在穹顶下方,帮助提升外墙的支撑力,也避免了加建内部框架而破坏原有的古典穹顶。

监狱D仓底层的砖砌拱形穹顶。

新建筑的独特现代感

两座新建筑——赛马会艺方和赛马会立方,分别为美术展览和表演艺术提供优质的空间。新建筑高于原址遗留的边界墙,向外界展示标志性的当代设计,并在下方营造出汇聚人群的公共空间,包括赛马会立方下部的半户外表演空间。

我们采用中央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加上悬挑钢架系统,为新建筑打造大空间感的无柱展厅。两个分离的“盒状”结构组成两个高达7米的展览楼层,通过一条独立支撑的混凝土螺旋状楼梯衔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访客拾级而上。

新建筑的幕墙由特制铝砖包覆,砖由100%回收的合金车轮铸造而成,质感与风格与古迹原有的花岗岩边界墙交相辉映。

我们对外围钢架之间的砖块排布进行风荷载测试,并获得审批机构认可。


创新基础方案

大馆位于中环半山区,地下80米以上都没有岩层,两座新建筑的桩基础工程只能在狭小空间内开展,并且需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古建筑的影响,因此建造端承桩并不可行。

我们设计了旋喷摩擦H桩作为新建筑的基础。与新建筑毗邻的监狱F仓是一座2层结构,原本以钢框架、砖墩作为地基,我们为其定制设计了旋喷迷你桩作为新的基础。

在全分离的花岗岩地层中,旋喷H桩及旋喷迷你桩通过两阶段的灌浆来增强桩身的摩擦力。这种技术将桩基础施工对古建筑的影响降至最低。


照明艺术

大馆的照明设计与建筑和饰面紧密结合,将各种建筑形态和空间融为一体。

两幢新建筑的照明设计充分利用铝砖展现纹理,同时提供功能性照明。在赛马会艺方的屋顶上,铝砖墙呈现出另一种功能,成为专为该馆设计的遮阳网格,以保护顶层画廊免受阳光直射。

赛马会立方拥有一个高达8米的多功能礼堂,设有网格天花吊顶 。照明装置位于网格上方,通过建筑结构整合照明和过滤光线,给下方空间提供柔和的一般照明。由此在网格上产生的“光晕”与礼堂大厅的球形玻璃LED吊灯相呼应,形成视觉上的联系。

公共空间的照明方案尽量减小对古迹外墙的影响,在夜晚以灯光将人行通道、新旧建筑与检阅广场融合,带来温暖且充满包覆感的氛围。

画廊的天花板配有漫射膜来过滤进入的日光,并为展览创造宁静的环境光,控制日光水平以保护艺术品。薄膜上方的电灯在夜间开启,代替日光,照亮空间。


消防安全

我们采用消防工程方法,在不影响建筑安全的情况下,成功保留历史元素。

在警察总部大楼和中央裁判司署,由于无法改造原有楼梯,使之满足现代条例疏散楼梯和出口宽度要求,我们提出了烟感检测等改进措施。基于新的人流载荷和加固措施,我们进行疏散分析,比较合规设计和建议设计的疏散时间。分析显示,在建议设计下,通过火灾探测的早期预警和良好的消防安全管理,人们可更快逃离建筑物。因此,历史楼梯的原有结构得以保留。


B仓和E仓是原域多利监狱的监狱大厅,楼层之间采用内部循环楼梯。按建筑规范要求,楼梯空隙周围的天花板下侧需悬挂不小于450毫米的固定屏障,以确保在开口附近形成热烟气层,供主动喷水保护之用。为了保护原有建筑,固定防烟屏障和自动防烟帘都不可取。为了克服这一限制,我们建议采用快速响应洒水喷头,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建模,以评估喷头的激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