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西九文化区坐落在维港海滨、西九龙区南端,是一片占地40公顷的文化艺术中心,片区旨在发展城市创意经济,推动香港成为全球文化旅游胜地。
M+大楼是西九文化区的主体建筑之一。奥雅纳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及泰福毕建筑设计咨询(TFP Farrells)合作,自2013年联手赢得设计竞赛以来,一直参与场馆设计与建设。M+大楼不仅外观造型独特、内部格局精密,同时也是东亚最具可持续性的文化建筑之一。奥雅纳应对众多高难度挑战,提供了全面的设计与咨询服务,涵盖土木、结构、岩土、机电、幕墙和消防工程,以及照明、声学、景观、安保和交通咨询。
项目概要
6.5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7万平方米展览空间
14万片塔楼外墙陶瓦
奥雅纳以“一体设计”理念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将M+大楼塑造成西九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促进城市创意经济,推动香港发展为全球文化旅游胜地。


大型地下展区“潜空间”
M+大楼位于港铁机场快线及东涌线铁路隧道的正上方,隧道距离地面仅1.5米。建筑设计方将场地限制转化为优势,在隧道旁开辟出宽敞的地下展区,也成为博物馆的主题特征。地下空间设计模仿隧道形状,可设置大型装置,并随场馆发展在未来灵活调整。
为了便于施工,奥雅纳根据香港交通和建筑管理部门的严格规定控制隧道位移,提出了使用五个巨型钢桁架,以防止M+大楼结构载荷施加到隧道之上。


呈现海滨视觉盛宴
M+大楼外观简洁,呈现引人注目的倒T形,幕墙设计则颇为别致。垂直塔楼覆盖逾140,000片陶瓦,玻璃窗户点缀其间。波浪形的陶瓦设置成横向的百叶结构,为室内空间遮挡阳光。每一行百叶结构凹槽内嵌入LED灯管,整座建筑由此形成世界最大的屏幕之一:长110米,高65.8米,可以在夜晚展示专题艺术作品,为香港的璀璨夜景增添色彩。
从维多利亚港望向M+大楼 (摄影:Virgile Simon Bertrand, © Virgile Simon Bertrand, 图片由Herzog & de Meuron提供)
共享可持续空间
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策略作为地上建筑的设计重点,以改善博物馆的微气候,降低能源需求和运营成本——凭借被动和主动策略,我们将能源、材料、水和土地的使用降至最低,并最大限度利用日光、风能和太阳能等环境能源。
奥雅纳的景观设计也为场馆环境增色,营造出郁郁葱葱的绿色开放空间,其中大型平台为公众开放焕然一新的休闲场所,引入港湾景致和徐徐海风,还可收集雨水用于灌溉绿植。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周全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密集建设的城市景观、穿插点缀的水景与地面、半岛地形和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等。
保护珍贵藏品
M+拥有7,000余件视觉艺术作品及46,000余件档案藏品。奥雅纳为展馆度身定制了机电解决方案,包含精密的照明和声学设计,有助于场馆保持适宜展览、收藏的环境条件。
我们凭借性能化消防工程方法,在满足消防安全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大型中庭空间规划、增加了访客密度,并且不限制建筑物中的火灾负荷。我们进行烟雾和疏散工程分析,设计创新的烟雾控制系统以契合博物馆的独特设计和功能需求,也制定了全面的消防安全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