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希望加快向无排放城市转型。鹿特丹希望成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居住地,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包括解决城市居民的能源和交通贫困问题,同时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奥雅纳与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可持续发展研究所(DRIFT)一起,概述了鹿特丹这座欧洲最大港口城市在《巴黎协定》规定的 2050 年最后期限前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鹿特丹新能源报告是 "通往巴黎之路 "项目的成果,报告探讨了城市绿色发展面临的一些紧迫问题。

迈向碳中和城市

作为技术合作伙伴,奥雅纳与鹿特丹合作,了解其活动和产品对碳的影响,分析鹿特丹的基准碳消耗量,并模拟两种可能的二氧化碳情景,以实现碳中和:

  1. 以市场为导向的途径,侧重于全电动解决方案。如果鹿特丹在未来 30 年内将新建 7.3 万栋建筑,翻新不少于 21.3 万户住宅,那么该方案将重点关注个人如何使用超低温建筑、使用可持续的个人交通工具以及依靠热泵取暖。在交通领域,个人交通将得到鼓励,城市交通的一半将使用电动汽车。
  2. 集体途径主要侧重于集体解决方案,包括低温热网、使用地热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使用集体可持续交通。该方案假设在未来 30 年内将翻新 24.3 万栋住宅,拆除 1.5 万栋,新建 4.3 万栋。在交通方面,个人汽车使用量将大幅减少,大多数城市居民将通过步行、骑自行车和其他形式的微型交通出行,并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

鹿特丹当前面临的挑战

作为欧洲最大的港口和领先的工业中心,鹿特丹每年的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研究显示,到2050年,鹿特丹还能再排放3600万吨二氧化碳,但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很可能会超过其碳预算。在短期内,报告确定了两项关键行动:在五年内使城市环线内的城区实现零排放,以及在2035年前逐步停止使用天然气供暖,这项措施需要对电网和供暖网络进行升级。

鹿特丹致力于寻找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碳足迹,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然而,该市无法单独实现其气候行动承诺。政府、省、港口等行业的投入以及城市居民行为的改变都是必要的。

该报告是荷兰首个经过计算的碳中和城市路线图。奥雅纳绘制的这两条路径是《城市联盟协议》的基础,也是其他城市实现气候目标的激励性范例。奥雅纳还与C40城市气候领导小组(C40)合作,鹿特丹是该小组的成员。

DR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