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CN
; ;

上海可持续城市雨水排水规划, 上海

以水而定的设计理念

上海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在过去30年经历了快速的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大规模城市发展造成区域硬化面积大幅增加,绿地和水域面积则相应减少,导致城市雨水径流量剧增,这正是城市内涝以及自然河道污染的最重要原因。加上气候变化影响,上海城市排水系统亟待升级。

奥雅纳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携手赢得《上海中心城雨水排水规划》国际设计竞赛,这项中标方案设计了一体化绿、蓝、灰、管基础设施,为上海提出前瞻性的城市综合排水策略。

联合设计团队在中标方案基础上继续深入调研,针对不同排水片区的水文及发展特点,提出一体化基础设施组合方案,为上海中心城设计先进、可行的城市排水策略,应对日益严峻的城市内涝、溢流污染等问题,改善城市水质和生态环境。

项目概要


640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

1,500区域人口

To view this video, you must enable cookies.

本地挑战,全球视野

我们重新审视前序排水规划工作,研究纽约、费城、新奥尔良、哥本哈根、鹿特丹等国际都市排水系统的历史沿革及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为有效支撑上海创建卓越的全球化城市、适应本地城市化进程,上海排水规划需要满足城市排水、防涝以及污染控制等多元目标。传统以“排”为主的规划设计则会加大提高排水标准与控制污染之间的矛盾。

我们转变传统排水系统以“排”为导向的思维模式,为上海定制了可持续的绿色、蓝色、灰色基础设施以及管理组成的综合系统,增进城市水韧性。

上海12种城市用地类型

一体化绿、蓝、灰、管基础设施

规划方案采用奥雅纳“以水而定”(Design with Water)的水设计体系展开。我们在分析城市水管理问题时,以自然流域规模而非孤立的主城区来研究可行的方案。并将排水问题纳入城市水循环中,在城市供水、污水和洪水综合背景下寻求水问题的解决方案。规划方案广泛惠泽城市发展,让能源、健康宜居、生态系统等领域都能获益。

对于城市内涝控制,河流是城市排水重要环节之一。在验证现有排水系统性能及河网能力的过程中,联合设计团队建立了合流制及分流制区域的河网-管网耦合模型来探索河流这一蓝色基础设施的运用契机、难点和对策。这也是上海首次将河流和排水网络整合一体的模型研究,有助于依托蓝色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河网及吴淞江等排涝工程的作用,提升城市防涝韧性。

为深入理解上海城市建设对自然排水能力的影响,我们对上海市主城区用地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基础设施网络的潜力。从历史悠久的城市肌理到新开发的道路基建,依据排水特点确定了12种不同的用地类型。

我们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对整个研究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分析,用以支持城市用地特征的人工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校对,为上海创建了具有长远价值的城市数据库。

一体化基础设施

一体化绿、蓝、灰、管基础设施将各类城市元素纳入雨水管理的功能网络,涵盖排水管网、道路、绿地、河流以及其他开放空间,使排水规划方案与海绵城市、交通及地下空间规划充分融合。这一国际理念也契合建设海绵城市的国家政策,让城市开发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惠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有效、可持续地管理水环境,既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成功实践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奥雅纳致力于将绿、蓝基础设施设计理念融入所有项目,把综合水循环作为可持续规划、设计和交付运作的核心,与关键基础设施(如交通、水、能源、数字及废弃物处理等)集成在一起,用于规划、设计和城市更新。

我们在规划方案中提出适应性的管理方法,意味着排水系统的提升对于未来不确定性以及持续的城市发展需要具备一定弹性,避免低效、不必要的开支,并且根据时间推移提供更好的结果,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将通过阶段性策略、分析实施效果以及长远计划及体制来实现。

这项上海中心城雨水排水规划将水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方案提出的策略、方法以及跨学科合作丰富了奥雅纳“以水而定”的水设计框架。我们期待规划方案能够助力改善上海雨水排水水平,让城市顺应发展、适应气候变化,为上海居民提供更佳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福祉。